中国粉画团队与世界粉画的近距离接触

  2017年6月,第12届IAPS国际粉画大会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举办,大会首次邀请中国粉画团队(China Pastel Network)出席。以此为契机,6月1日至16日,中国粉画团队一行12人赴美展开了一场难忘的艺术游学之旅。

 

  游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初到美国,我们一路沿加州西海岸去到金门大桥、旧金山艺术宫、十七里湾、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等,在那里我们写生采风,描绘西部独特的风光;再往中部,我们参加了在新墨西哥州的第12届IAPS国际粉画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余位粉画艺术家、爱好者,一起度过为期一周难忘的交流活动;最后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众多的艺术精品、名家名画,让艺术家们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和PSA美国粉画协会的近距离接触也给大家带来许多惊喜和启迪。

 


▲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 “粉画的诞生”主题展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德加粉画和雕塑作品

 

  据了解,国际粉画大会自1995年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首次举办,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内容包含展览及教学交流活动等。今年是第12届国际粉画大会,按照惯例展览分IAPS大师圈成员展及评选展,共展出作品181幅,其中评选展作品110幅,共有17位中国粉画艺术家的作品参展,金海洪、徐君华老师的作品获奖(作品附于文末)。另外,中国苏州“奕彩”粉画纸首次出现在国际粉画大会,受到国外艺术家的广泛好评。

 


▲阿尔伯克基·第12届IAPS粉画大会

 

  第12届国际粉画大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参与本次活动,中国粉画团队与世界粉画的距离更近一步!近年来,随着欧洲、澳洲、亚洲等地粉画的快速发展,国际粉画交流活动更加活跃,中国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粉画活动,并参与到共同推进粉画国际化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国际粉画协会、Pastel Journal以及法国艺术实践杂志共同参与苏州“粉画博物馆”的筹建。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粉画、中国粉画更好的未来。

 

  2018年,我们将赴土耳其、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艺术游学活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予以关注!详情咨询:梁老师 13771692406

 

———————————————————————————————————————————————

 

  国际粉画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stel Societies,简称IAPS)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为增进各国粉画团队友谊,促进国际粉画交流的非营利性组织。自协会成立以来,它代表并团结世界各地的粉画团体,长期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以推进全球粉画发展。目前,国际粉画协会会员单位共76个,其中中国粉画团队(China Pastel Network)也于2014年加入并逐渐与世界粉画圈接轨。

 

关于IAPS艺术家评级暨勋章授予的办法

注:艺术家需为IAPS会员单位成员方可参与展览活动,入选IAPS任何比赛记1分,如获奖再记1分。
官网:httpwww.iapspastel.orgindex.htm#

 

———————————————————————————————————————————————

 


第30届 IAPS评选展
中国艺术家-参展作品(排序随机)

 


金海洪《鱼簖》(Wetlands) 54×78cm  色粉大奖


 
  作品说明:“鱼簖”就是水域中一道特殊的竹篱笆,插在水里阻挡鱼类,以便捕捉。这也算是江南一道的独特风景,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我画的这一处景致不在别处,而是隐匿在城市高楼一角一块待开发的湿地,因此显得更为难得。它记录了一段历史。

 

徐君华 《寂寞小巷之一》(An Alley of Solitude 1) 75×27cm  银奖

 

  作品说明:本作品构图平稳,通过斑斓的色彩和迷离的笔触,营造了午后阳光的氛围,以此表现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错落在高楼大厦之中的旧式民宅小巷的无奈存在。尽管日益显得空旷寂寞,但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暖意,同时也更能构筑起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吴静涵 《涂白粉的人体》(Misplaced--Nude With Make) 90×76cm


 
  作品说明:这幅画是我“错位”系列作品中的一幅,作品在肖像画的基础上加了一点概念的东西,我希望通过形式的改变让作品看上去有所不同。另外,由于粉画十分适合表现皮肤的质感,这幅作品也充分挖掘了粉笔材料的粉和身体上的粉的对接,用艺术的颜色表现生活的色彩。

 

张玺 《熊韬豹略》(Leopard) 52×52cm


 
  作品说明: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能够欣赏到法国粉画家杰埃蒙·帕特里克先生的作品。其笔下描绘的老虎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异常威武,让我被其精湛的技艺折服。回到工作室,我也想试着画画,便有了《熊韬豹略》这幅作品。

 

南征 《节日盛装》 (Magnificent Festival) 65×48cm


 
  作品说明:美丽的彝族少女简单而又纯洁。在她透亮的眼睛里,我看到她对于节日的期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和彝族朋友们生活的那段时间,他们的热情和知足常乐深深打动我,我想这大概是让我在创作这幅画时充满热情的原因!

 

陈二夫 《一尖已剥胭脂红》(Just Blooming) 30×35cm

 

  作品说明:作品描绘的是一种在中国常见而美艳的花卉——月季花,创作此幅作品时,我发挥了色粉柔和而细腻的特点,营造出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意境,表现了月季色彩的斑斓和花开诗意的浪漫。

 

陈建英 《女大学生肖像》 (Portrait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62×37cm


 
  作品说明:画中模特是我同窗好友的女儿,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她去年保送了中国名校之一清华大学。去年她过生日,我画了这幅肖像画作为她的生日礼物。她妈妈付了画费,我以女孩的名义把钱捐给了儿童慈善组织“太阳村”,这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陈荣泽  《畲家小倩》(She Girl Named Xiao Qian) 80×58cm


 
  作品说明:这幅作品是我金秋时节到中国福建闽北地区畲寨采风后创作的,当时见姑娘小倩穿着艳丽的畲族服装坐在家门口欣赏对面丰收在望的梯田,身边小狗陪伴左右,这温情的场面激发了我绘画的冲动,也坚定了我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上的追求。

 

楚鹏跃 《思亲》 (Grandma) 51×41cm

 

  作品说明:画中的老人是我的奶奶,生病前的一天早晨在家门前给她拍的照,今年奶奶不幸去了天堂,心里对她思念非常,希望她在天堂安好、开心!

 

李钰 《童之伴》 (Companion of The Child) 54×37cm


 
  作品说明:简单的玩具,伴我们走过儿时的年代,那是一段温馨的记忆。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浮燥与不安,而此作品意喻着一种岁月的沉寂和安然。我希望通过对怀旧物件写实的刻画,唤起读者对童年往事的记忆和思考。

 

王博 《大妞》 (Hearty Girl) 39×27cm


 
  作品说明:画中的女孩恬静内敛,充满了少女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她是画家生活中最亲切的人——画家的女儿。她穿着中国色彩的衣服,裙子上有民间刺绣和蜡染的传统工艺。透着浓浓中国韵味的女孩,在与观众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王凯 《母亲》 (Mother) 76×52cm


 
  作品说明: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已经长大,母亲也渐渐老去,头发已经发白,皮肤变得松弛,脸上布满皱纹,眼睛也已经变得有些浑浊而失去光泽。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已为我们付出了一切,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母亲肖像,通过作品发问。

 

温浩江  《光线》 (Optical Line) 31×27cm


 
  作品说明:这是地铁里的一个场景,我刻画了昏暗光线下神态各异的人们,并思索着……每个人都是乘客,起点,终点在哪里?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们都在路上,短暂的同行分离、感受到彼此真实的存在,他们瞬间流露的深情吸引、感染着我。

 

杨岩 《带羊头的静物 》(Still Life With Ram Skull) 65×50cm


 
  作品说明:一个家住西北的学生带给我这个头骨,据说是一种当地独有的种类。公羊角的形状和质感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画下了这组静物,羊头和铜制品以及西北特有的小刀让我回想起多年前在西北写生的经历。我使用了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西北牧区率真彪悍的民风。

 

袁东虎 《守.望》(Look Out) 68×50cm


 
  作品说明:这是我画友漆工小刘的女儿,是我装修画室时认识的。小夫妻俩做工都带着小姑娘,等小孩到了学龄就送回老家由老人照料。这次我去他老家采风,顺道去看了小姑娘。小姑娘一见到我就兴奋的问爸妈回来了吗?我说没有。小姑娘一脸失望。关爱留守儿童,这个小故事就是我创作的初衷。

 

龙姝慧《穿白衣服的女同学》(The Girl In White) 80×55cm


 
  作品说明:画中的模特是我的大学同学,在作画前我会根据她的性格和习惯去推敲画中人的神态姿势,有了大致的想法后,基于真实人物和照片,我会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加入对色彩对光影的想象。这就像一场实验,试探颜色、空间、明暗之间的相互反应偶尔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赵柏辛 《古老的楼房》(The Ancient Houses) 80×39cm


 
  作品说明:回家乡的路要坐汽车、坐轮船、坐火车,途中转车的时候走走停停,一路经历风霜、经历雨雪,经过许多古老的城市。这些城市建筑充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阳光的照射让它们重现历史的光彩。经历与创作密不可分,这些记忆贯穿整个绘画过程,直到现在依旧清晰。